鉴赏
诗词:《颂二首》
中文译文:
八万四千非一一,
七金山内海滔滔。
妙高峰顶平如掌,
谁把长竿钓巨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清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颂扬和赞美。
前两句“八万四千非一一,七金山内海滔滔。”暗指自然界万物繁多,无法计数。其中的“八万四千”可能取自佛教经典《大寿金身观音法会护摩融会密宝陀罗尼经》中的梵文“普贤菩萨,往昔之一劫,四万二千诸佛修行之处”。而“七金山”指的是神话中的宝山,传说中的宝藏无穷。
接下来两句“妙高峰顶平如掌,谁把长竿钓巨鳌。”描绘了妙高山峰的平顶和人们钓捕巨物的壮丽场景。妙高峰象征着巍峨庄严,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峰顶平如掌心,展示了山峰的智慧与神奇。而“钓巨鳌”则意味着人类从自然界获取无尽宝藏的能力和智慧。
整首诗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崇敬和对智慧的赞叹。通过描绘峰顶平如掌和钓巨鳌的情景,诗中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和谐共生的关系。这首诗从景观到深层寓意都十分独特,给人一种壮美而恢弘的感觉。
释善清简介
宋代·释善清的简介
释善清(一○五七~一一四二),号草堂,俗姓何,南雄州保昌县(今广东南雄)人。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剃度。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住黄龙,后居曹疏二山,移住隆兴府泐潭草堂寺。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祖心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二年卒,年八十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首。
...〔 ► 释善清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开晚却疑花有恨
出自 宋代 晏几道: 《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 一涕自潸然
-
终身拟尚玄
出自 唐代 王维: 《游悟真寺(一作王缙诗)》
- 弃置在寒谿
- 夜卧月一枕
- 楼以风流胜
-
要剸玉如泥
出自 宋代 晁补之: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
况复敢引领
出自 宋代 文同: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绕飞泉山入东谷饮古井》
-
齐安江上渔樵市
出自 宋代 张耒: 《壬午正月望夜赴临汝宿襄城古驿县有古寺家人》
-
放旷无拘
出自 元代 王志谨: 《金人捧露盘 鸣鹤余音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