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释鼎需的名句 > 鸟窠佛法无多子

鸟窠佛法无多子

出自宋代释鼎需的《颂古二十一首

“鸟窠佛法无多子”出自宋代释鼎需的《颂古二十一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iǎo kē fó fǎ wú duō z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鸟窠佛法无多子,只在褴襂一布毛。
一气吹来何处去,至今天下有譊讹。

鉴赏

译文:
鸟儿的巢中佛法无徒弟,只有一布毛充当护身符。
一阵风吹来又往何处去?至今世间还有谬谈。

诗意:
这首诗词对佛法的教诲和世间对佛法的误解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作者以鸟儿的巢窝为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佛法中真正的内涵在于修行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外在形态或具象物品。作者抨击了视佛法为迷信、道具或谎言的错误想法,并呼吁人们应当真正理解佛法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认同和对世俗对佛法的误解的无奈。通过使用鸟儿巢窝的比喻,作者巧妙地传达了佛法中实质与形式的区别,强调了真正的修行和领悟对于佛法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对于世人对佛法的误解和谬论感到惋惜和无奈,希望人们能够真正去学习和理解佛法的真谛。整体上,这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给予读者一种启迪和冲击。

释鼎需简介

宋代·释鼎需的简介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 释鼎需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