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大异的名句 > 朝中贤士罕过此

朝中贤士罕过此

出自宋代李大异的《欣欣亭

“朝中贤士罕过此”出自宋代李大异的《欣欣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o zhōng xián shì hǎn guò cǐ,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雨露汪洋四海春,岭南岭北多归人。
朝中贤士罕过此,莫惜青钱呼白鳞。

鉴赏

《欣欣亭》是李大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雨露润泽大地,岭南和岭北的旅人频频归来的景象,表达了对这份自然恩赐的充满欣喜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欣欣亭”是指一个供游人休憩的亭子,取名意为“欣喜”。诗的开篇以雨露润泽大地为开场,表达了自然的丰饶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诗人描述了岭南和岭北多归人的景象,归人们携带着收获的财富和成果,踏着春天的脚步返回家乡。这里的“贤士”指的是有才德的仁人志士,他们罕见地会错过这座欣欣亭。最后两句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用“青钱”指代花费金钱修建的观赏亭子,而“白鳞”指的是观赏亭上的瓦片,诗人把欣欣亭形容为具有观赏价值的美景。

译文如下:
雨露润泽四海春,
岭南岭北多归人。
贤士罕过欣欣亭,
莫惜青钱呼白鳞。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露润泽大地和归人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丰饶的自然景观和人们归家的喜悦之情。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恩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借亭子作为象征物,凸显了人们对美景的欣赏和珍惜。作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美好赞叹,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大好春光的充满期待和喜爱之情。

李大异简介

宋代·李大异的简介

李大异,字伯珍,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大性弟。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历刑工部架阁文字、太学正、将作监主簿、司农寺丞。宁宗即位,出为夔州路转运判官(《两朝纲目备要》卷九)。嘉泰三年(一二○三),召除秘书监,四年,为中书舍人。迁右谏议大夫。因与韩侂胄不合,罢。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平江府,三年,知建康府。归居豫章。事见《宋史》卷三九五《李大性传》。今录诗四首。

...〔 ► 李大异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