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方逢辰的名句 > 无屋住僧庐

无屋住僧庐

出自宋代方逢辰的《送潘翠谷

“无屋住僧庐”出自宋代方逢辰的《送潘翠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wū zhù sēng l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
野草风味长,僧庐人迹少。
剥剥谁扣扃,访予事幽讨。
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
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
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
诗无怨苦吟,扫退郊与岛。
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
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
不能为鲁连,尚可作商皓。
长歌黍离篇,酹酒问旻昊。

鉴赏

《送潘翠谷》是宋代方逢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屋住僧庐,
无菜挑野草。
野草风味长,
僧庐人迹少。

剥剥谁扣扃,
访予事幽讨。
钱唐有骚翁,
自号翠谷老。

疋马游南墙,
要伴松竹好。
遐思到山人,
迂寻出诗稿。

诗无怨苦吟,
扫退郊与岛。
胸次鲍明远,
笔下王逸少。

我观阴与阳,
禅代何时了。
不能为鲁连,
尚可作商皓。

长歌黍离篇,
酹酒问旻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潘翠谷的送别之情。诗人住在僧庐,生活简朴,没有自己的房屋和菜园,只能采摘野草充饥。尽管生活艰苦,但野草的风味却可以长久地滋味口腹。僧庐很少有人来,只有偶尔有人来敲门,诗人会迎接他们,分享幽深的谈话。诗人称赞潘翠谷老先生,他是一个自号翠谷老的骚客,游历于钱唐之间,喜欢与松竹为伴。

诗人思维遥远,寻找山中的人与事,费尽心思才能写出自己的诗稿。他的诗中没有怨尤和痛苦,能够扫除郊野和孤岛的寂寞。诗人胸怀宽广,像鲍明远一样,写作风格卓越,像王逸一样。诗人思考阴阳、禅宗的代表何时会结束。他不能像鲁连一样成为大儒,但可以像商皓一样成为文学家。

最后,诗人用长歌黍离篇来祝福潘翠谷,举杯问候天上的神明旻昊。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潘翠谷的送别之情。诗人生活简朴,但内心世界却丰富而开阔。他对潘翠谷老先生的赞美体现了对骚客精神的推崇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尽管生活困顿,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寻找心灵的安宁和满足感。他对阴阳、禅宗的思考显示了对哲学和宇宙之谜的关注。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清贫之志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潘翠谷的送别,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潘翠谷的敬意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并以朴素而深沉的词句勾勒出了宋代士人的生活与精神境界。

方逢辰简介

宋代·方逢辰的简介

(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

...〔 ► 方逢辰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