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俊明李提举》是宋代方大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寺极其清幽,我在这里度过了五月。
这里的人们了解我家庭的琐事,即使微小的事情也都知晓。
在山中的菊径上,我常常思念着归家的人。
我很少有机会脱下莱衣,因为工作很忙。
庭院中没有堆积的公文,官员们已散去。
客人来了,酒也喝光了,只剩下了新写的诗。
我亲身所见所闻,有谁能够判断虚实。
我写下这首诗,让行人们口口相传。
诗意和赏析:
《送俊明李提举》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山寺的清静环境,以及他在山寺中度过的五月时光。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山寺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
首先,作者提到山寺的清幽,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然后,他描述了山寺中的人们对他家庭琐事的了解,体现了山寺中人情之深。接着,诗中提到作者常常在山中的菊径上思念归家的人,这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作者提到自己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脱下莱衣,这反映了他作为李提举(官职)的忙碌生活。然后,他描述了庭院中没有堆积的公文,官员们已离去,这暗示了他们的工作已经结束,庭院空闲下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创作动机。当客人来访时,酒已经喝光,只剩下新写的诗,这可能意味着作者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表示自己所写的诗歌是亲身经历和观察的真实写照,写出来让行人们互相传颂。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山寺的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生活情景。通过描写作者的思念、忙碌和创作,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家庭、对人情的感悟和思考。它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留下口碑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
随波吾未能
出自 唐代 韩愈: 《南溪始泛三首(此诗乃长庆间以病在告日所作)》
- 时难访亲戚
-
能遗俗人态
出自 唐代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
眼界不知如许明
出自 宋代 陈文蔚: 《登山却立府视一村风物殊可人意二绝》
- 日与茅苇亲
- 颇怪涪翁错下言
-
何必更值王卮娘
出自 宋代 葛立方: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
- 知有世嘲无意解
-
却同严助厌承明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
- 秋月照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