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长平》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杜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凭借亭子,我向地豹献言,他并不相信。在秦国之间,谦颇也不怀疑。四十万士兵陨落后,浑轮括母成为了先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发生在长平之战中的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诗中通过几个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权谋和战争的看法,并对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母亲的智慧进行了赞美。
赏析:
1. "凭亭献地豹言非":地豹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将地节,作者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献给地节,但地节没有相信作者的话。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谋和智慧的无奈和失望。
2. "秦间谦颇又不疑":谦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作者提到他也没有怀疑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谋和战争的无奈,认为即使有人看清真相,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3. "四十万兵降死后":指长平之战中赵国四十万士兵的悲惨结局。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残酷性的思考,战争带来了无尽的杀戮和牺牲。
4. "浑轮括母一先知":浑轮和括母是赵国将领,他们在长平之战前就能够预知战争的结局。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预见力的赞美,认为他们能够提前看清战争的结果。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悲观态度和对权谋的无奈感。作者通过突出一些具体人物和事件,传递了对智慧和预见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牺牲。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杜衍对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杜衍简介
宋代·杜衍的简介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 ► 杜衍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