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浮云深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水调歌头(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
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鉴赏
《水调歌头(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
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描绘了一个离别之夜的情景。诗人刘克庄以广寒殿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了广寒殿,这是月宫中嫦娥居住的地方。然而,在这个夜晚,广寒殿的门窗紧闭,不见月亮,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述了林间的乌鹊,它们暂时地停在树枝上,给人一种短暂的安宁。然而,在浮云的深处,不知有谁驾驭长风,使明镜(指月亮)突然消失,再度飞回原处。这里可以理解为描绘了离别的不确定和无法预测的变化。
诗中提到了玉兔,指的是月亮中的玉兔宫。然而,玉兔并没有回应,也难以找到臼中的丹药(指月亮中的仙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时的孤独和失望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酒越喝越深,歌声传遍整个夜空,而笛声却在残破中消散。这里可能是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的末尾,诗人将目光转向嫦娥,她已经老去,孤独地守着自己的寂寞。离别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使得诗人感慨万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继续独自面对湖山的心情,他期待着对方的归来,但自己却只能孤独地承受寂寞。
整首诗以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夜晚的奇异景象和对月亮、乌鹊、酒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给人以深沉的感受,展现了刘克庄独特的诗意和情感表达能力。
刘克庄简介
宋代·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 刘克庄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家人暗识船行处
- 月傍关山几处明
-
深愧三缣恤旅途
出自 唐代 平曾: 《留别薛仆射(薛平仆射出镇浙西主礼稍薄曾留诗讽之)》
-
佐尧光宅
出自 唐代 李纾: 《唐德明兴圣庙乐章·迎神》
-
修仙真息
出自 金朝 马钰: 《蓬莱客 借张修祖殿试韵》
-
浮脆身如露
出自 宋代 王炎: 《炎十世先陇在婺源不归拜扫者九年清明有感遂》
- 栖危更觉怀家频
-
经营倚天定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送别魏校书借参预李先生韵》
-
帝觞同捧听钧天
出自 宋代 陈造: 《任满交割粹事致语口号》
- 身世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