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诗词《次韵》是宋代诗人叶茵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童去鹤归迟,
青山皓首期。
池塘圆草梦,
家世受梅知。
拂石和云卧,
分鱼换米炊。
人生裁足耳,
舍子更其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隐喻,表达了对生活、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赏析:
首句“童去鹤归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童年的离去。童年时光像一只鹤,随着岁月的推移,悄然归来,但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带着一丝迟疑。
接下来的一句“青山皓首期”,以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年纪渐长,头发已经开始变白的感叹。青山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代指年轻时的自己,而白发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第三句“池塘圆草梦”,通过描写池塘中的圆草,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圆草代表着完整和和谐,暗示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憧憬。
第四句“家世受梅知”,通过“家世”和“梅”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的家世渊源和受到的影响。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高洁的象征,这里暗示着作者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
第五句“拂石和云卧”,通过描写拂石和云卧,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和安逸。拂石指的是坐在石头上,而云卧则意味着躺在云朵上,这里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
第六句“分鱼换米炊”,以分鱼换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这句话传递出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认为物质的富有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最后一句“人生裁足耳,舍子更其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思考。裁足指的是割掉自己的脚来适应鞋子的比喻,意味着个体应该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去选择和追求,而不是盲目迎合他人。舍子更其谁则暗示了作者对于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活追求和个人价值观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简朴、自然和心灵自由的向往。
叶茵简介
宋代·叶茵的简介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 叶茵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为许裁缝改昔时
- 襄阳城里没人知
-
百事委令才
出自 唐代 韦应物: 《伤逝(此后十九首,尽同德精舍旧居伤怀时所作)》
-
只叹官如旧
出自 唐代 韦应物: 《送唐明府赴溧水(三任县事)》
-
可观真性
出自 金朝 马钰: 《满庭芳 赠淳化染何先生》
- 随雨随风又一行
-
试觅图经看
出自 宋代 赵蕃: 《再用前韵并寄孙推官四首》
- 金风白露送跻攀
-
指点沧洲疏似谀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君畴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须韵二诗再答二首》
- 庾公兴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