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春夜》
宝鸭香初泛,铜龙点渐加。
睡轻闻雨竹,情重惜风花。
无语梁间燕,未啼城上鸦。
春宵太寂寞,欹枕待朝霞。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宝鸭的香气初次弥漫,铜龙的点缀渐次增多。
轻轻入睡中听到雨落在竹子上,深情之下怜惜风中的花朵。
无声的梁上燕子,未啼的城上乌鸦。
春夜过得太过寂寞,侧卧在枕边等待朝霞的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个春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场景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寂寞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一种香气扩散的情景,宝鸭的香气在夜晚逐渐散发出来,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第二句描述了铜龙的点缀逐渐增加,这里的铜龙可以理解为庭院中的装饰物,随着夜晚的降临,这些装饰物的点缀也愈发明亮,给人一种美好的氛围。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在轻轻入睡的时候听到雨滴落在竹子上的声音,这种轻柔的声音使诗人感到宁静和安逸。第四句描述了诗人对春风中的花朵充满深情和珍惜,可能是因为春天的花朵绚丽多彩,而诗人对美的追求和珍惜使他对花朵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第五句写的是梁上的燕子无声无语,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第六句描述了城上的乌鸦未啼,乌鸦是夜晚的常见鸟类,但此时它们没有发出声音,也加强了诗人孤独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夜的寂寞中,侧卧在枕边等待朝霞的到来。这里的朝霞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代表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诗人在寂寞中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渴望结束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夜景象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传递了一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对孤独寂寞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天和美好未来的渴望。
李开先简介
明代·李开先的简介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 李开先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