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下井阑
出自明代:汪广洋的《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
耿耿众星白,漫漫长夜寒。
万方犹事武,一榻岂容安。
零露沾琴席,高梧下井阑。
永怀何以托,诗罢动猗兰。
鉴赏
《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是明代汪广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耿耿众星白,漫漫长夜寒。
万方犹事武,一榻岂容安。
零露沾琴席,高梧下井阑。
永怀何以托,诗罢动猗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独自守夜时的感受和思考。作者觉得夜晚漫长而寒冷,星星闪烁,给他带来了孤独的感觉。尽管世间万象都在忙碌而不安,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得到平静和安宁。他的琴席上沾满了夜露,高大的梧桐树下有一个井台,这些景象都使他感到凄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知道自己的永恒思念应该寄托在何处。最后,他决定以作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他意识到即使写完了诗,内心的不安和痛苦也无法得到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孤独、不安和无法释怀的情绪。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意象来烘托这种情绪,比如众星闪烁的夜空、满是夜露的琴席、高大的梧桐树下的井台等。这些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困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作者孤独和痛苦的感受。最后,诗人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也意识到诗歌无法真正解放他内心的困扰,这增添了诗词的悲凉和深沉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幽远,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困扰,以及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无法解脱的感觉。
汪广洋简介
明代·汪广洋的简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 汪广洋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