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满江红 赠密庵》是元代诗人李道纯的作品。这首诗词探讨了人生的根源和命运的主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粒金丹,这出处、孰知年劫。
若不识根源,怎生调燮。
况是自家元有底,何须着相胡施设。
我分明、举似学仙人,天机泄。
软如绵,硬似铁。
利如金,圆似月。
又不方不圆,无亏无缺。
放则迸开天地穷,收来隐在虚无穴。
问不收不放作么生,应难说。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一种寻根问祖的情怀。诗人以金丹为比喻,金丹是道家炼丹术中的至宝,象征着无上的智慧和超凡的力量。诗中的“一粒金丹”代表人的生命和命运,而“这出处、孰知年劫”则暗示着人生的起源和所受的命运的神秘和难以预测。
诗人反问道,如果不了解人生的根源,又如何能够调和和把握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起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源和根基,不需要追求外在的虚名和功利。他以自己为例,自称“举似学仙人”,暗示自己追求的是道家修炼仙人的境界,而非世俗的名利。他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揭示了人生的奥秘和天机。
诗中以金、绵、铁、月等形容词描绘了金丹的特质,表达了金丹的柔软、坚硬、利益和完美。金丹既有方又有圆,既没有缺陷也没有过剩,象征着无尽的可能和完美的状态。
最后两句“放则迸开天地穷,收来隐在虚无穴。问不收不放作么生,应难说。”表达了金丹的奇妙之处。金丹如果放开则能够涵盖天地万物,而如果收来则能够隐匿于虚无之中。诗人认为放和收都有其独特的存在和生命之道,但其中的奥妙难以言传。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金丹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根源和命运的奥秘。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强调了对自身本源的把握和超越世俗的价值追求。诗词中运用了形容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金丹的特质,以及金丹的放与收的奇妙之处,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李道纯简介
元代·李道纯的简介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 李道纯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