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巾山晓望》是宋代诗人岳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角逐东来几巨鳌,
化为奠位两山高。
江枫作意红千叠,
野水何心绿一遭。
露洗松巅沉晓籁,
霜明天际察秋毫。
会须竹院求余地,
岁晚安闲读楚骚。
诗意:
《巾山晓望》以描绘巾山清晨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借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季节的变化,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角逐东来几巨鳌,化为奠位两山高。
这两句以山势高耸的巾山为背景,比喻山势如巨鳌般傲然挺立。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展示了山的威严和崇高。
2. 江枫作意红千叠,野水何心绿一遭。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江边的枫树呈现出千层红叠的美景,而野水则在这样的美景中心生绿意,展示了四季交替的景象。
3. 露洗松巅沉晓籁,霜明天际察秋毫。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露水洗净了松树的巅峰,清脆的鸟鸣声在这样的环境中回响。霜在天际闪耀,细察秋毫,展示了秋天的凉爽和晨光的美丽。
4. 会须竹院求余地,岁晚安闲读楚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竹院中寻找一块宁静的地方,享受岁末的宁静和安闲,读着《楚辞》这样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词以山水景色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它展示了岳甫作为宋代诗人的才情和对自然的敏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岳甫简介
宋代·岳甫的简介
岳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号周伯,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岳飞之孙,岳云的长子,1183年(孝宗淳熙十年),岳甫知池州。1185年(淳熙十二年),提举浙东常平。1186年(淳熙十三年),以朝奉郎知台州兼提举本路常平茶盐,寻移知庆元府兼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1188年(淳熙十五年)除尚书左司郎官,累官至吏部尚书。《全宋词》存其词两首。
...〔 ► 岳甫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波上清风
- 更井边桐
- 兰魂蕙魄应羞死
-
赏墨识屡换
出自 唐代 皎然: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四十二韵》
-
黄屋四海心
出自 宋代 郑刚中: 《丁已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入月六日展》
-
朱毂常怀蹉跌忧
出自 宋代 黄公度: 《宋永兄见和春怀再赋仍约秉彝兄寻春西郊》
-
北渚迢嶢枕北墙
出自 宋代 苏辙: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一环波亭》
-
圣主怜耆旧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 修营香火三生愿
- 野水瀰茫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