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游峨眉十一首》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
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
岭云随客袂,谷响答僧行。
清绝浑无寐,空山月正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峨眉山游玩时的景象与感受。峨眉山蜿蜒起伏,山峦峰岭交错,每一座山峰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一棵草木也有部分无名无姓。山峰如翡翠般削减,树木如琼瑶般摇曳生光。岭上的云朵随着游客的衣袂飘动,山谷中的回声回应僧人的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心境清净,没有丝毫困倦,空山中的明亮月光照耀着大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在山间的宁静和清净的心境。通过形容山峰、草木和云朵的美丽,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神奇之处。诗中的"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表达了峨眉山的独特之处,每一座山峰都有其独特的形态,草木虽然茂盛,但并非全都有名字。"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则形容了山峰和树木的美丽景色,以宝玉和琼瑶来比喻它们的珍贵和光彩。"岭云随客袂,谷响答僧行"描绘了游客行走时岭上云朵的变幻和山谷中回声的回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最后两句"清绝浑无寐,空山月正明"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的宁静和安详,空山中的明亮月光更加凸显了这种宁静之美。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心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悟和体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自然环境对人心灵的洗涤和滋养的主题。通过赏读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体会到与自然融合的愉悦和满足。
冯时行简介
宋代·冯时行的简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 ► 冯时行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古庙依青嶂
出自 五代 李珣: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
种花满县却东归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时傅宰龙泉归)》
- 似入武陵溪
- 衣冠集汉都
-
合有峰车催赴阙
出自 宋代 李昴英: 《送恩平潜使君还里二首》
- 飞觞梅雪稠
-
后夜逢姑射
出自 宋代 陈造: 《次韵石湖居士瓶中早梅二首》
-
老大惜时节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
- 世事本难全
-
吾亦不汝负
出自 宋代 戴复古: 《松江舟中四首荷叶浦时有不测末句故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