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浣溪沙》是宋代文人曾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样清芬扑鼻来。
秋香过后却追回。
博山轻雾锁崔嵬。
珍重芗林三昧手,
不教一日不花开。
暗中错认是江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样的清新芬芳。秋天的香气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却被重新带回来。博山的轻雾围绕着高耸的崔嵬山峰。作者珍惜着自己的修行,不让一天没有花朵绽放。在暗中,他错认了一朵花是江梅。
赏析:
《浣溪沙》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芬芳和作者对生命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句“别样清芬扑鼻来”,描绘了一种别样的清新芬芳气息扑鼻而来,使读者产生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第二句“秋香过后却追回”,表达了秋天的香气虽然已经过去,但作者却重新将其追回,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回忆。
第三句“博山轻雾锁崔嵬”,运用了山雾的形象,给人以朦胧和神秘的感觉。崔嵬山峰高耸入云,与轻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山水画卷。
接下来的两句“珍重芗林三昧手,不教一日不花开”,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珍视和执着。芗林指的是佛教中修行的地方,三昧手指的是修行的方法和技巧。作者决心每天都要让花开放,寓意着他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最后一句“暗中错认是江梅”,是作者对一朵花的错认。这句话给人以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也让人联想到人们在生活中可能常常误解和错认事物的情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生命的感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曾慥简介
宋代·曾慥的简介
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 ► 曾慥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