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强至的名句 > 物象吟怀觉两雄

物象吟怀觉两雄

出自宋代强至的《再和

“物象吟怀觉两雄”出自宋代强至的《再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xiàng yín huái jué liǎng xió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我行平野览秋空,物象吟怀觉两雄
远水有时明返照,疏林无限战西风。
京坻相望农收足,庐井多欢岁计充。
亦向此时追乐事,归来倒载效山翁。

鉴赏

诗词:《再和》
朝代:宋代
作者:强至

我行平野览秋空,
物象吟怀觉两雄。
远水有时明返照,
疏林无限战西风。
京坻相望农收足,
庐井多欢岁计充。
亦向此时追乐事,
归来倒载效山翁。

中文译文:
我步行于平野之上,俯瞰秋天的天空,
观察自然景物,吟咏怀思,感叹两者之伟大。
远处的水有时候明亮地倒映着天空,
稀疏的树林无限地与西风激战。
京城和坻城相望,农民们丰收满足,
村庄的井多了欢声笑语,年计充实。
我也在这个时刻追寻着快乐的事物,
归来时背负着山翁的效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行走在平野上,欣赏秋天的景色。他观察自然界的景物,思考吟咏,并感叹两者之间的伟大。远处的水面有时候明亮地反射着阳光,稀疏的树林与西风交战,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京城和坻城相望的景象,农民们丰收满足,村庄里的井多了欢声笑语,年计充实。这描绘了乡村的富饶和人们的幸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此时追求快乐事物的心愿,归来时背负着山翁的效法,意味着他希望以山翁的态度和精神归来,将乐事带回。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和乡村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快乐和满足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鉴了山翁的背负精神,寄托了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敬仰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赞美,并表达了对快乐和智慧的追求。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