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屏山望斗杓
出自明代:张红桥的《子羽夜至红桥所居(三首)》
玉阶凉露滴芭蕉,独倚屏山望斗杓。
为惜碧波明月色,凤头鞋子步红桥。
鉴赏
《子羽夜至红桥所居(三首)》是明代张红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阶上凉露滴在芭蕉上,
我独自倚着屏山望着斗杓。
为了珍惜碧波中明月的光辉,
我穿着凤头鞋踏步在红桥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来到红桥居住的场景,以及作者在红桥上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诗中描述了夜晚的凉爽。玉阶上的露水滴在芭蕉叶上,映照出一片清凉的景象,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接着,诗人独自一人倚在屏山旁边,仰望着天空中的斗杓星座。斗杓星座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部分,代表着方向和指引。通过描述自己独立思考的姿态,作者表达了他对于追求真理和指导的渴望。
然后,诗人提到珍爱碧波中明月的色彩。碧波指的是湖泊或江河的碧绿水面,明月则象征着美好和纯洁。作者想要珍惜这美好的景色,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美的赞美之情。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穿着凤头鞋子踏步在红桥上。凤头鞋是一种古代女性鞋履,形状像凤鸟的头部。通过描写自己穿着凤头鞋踏步红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红桥的喜爱和对于自由自在行走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于内心感受的表达,传递出作者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红桥和凤头鞋等形象也为诗词增添了一份浪漫和唯美的氛围,使整首诗词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
写猗兰绿绮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 寒步江村折得梅
-
新禽绕画楹
出自 唐代 裴大章: 《恩赐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
- 认取门庭深见解
-
远同随笔洪公号
出自 元代 方回: 《次韵邵君以客名斋二首》
-
翁建长相依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详祭独绪摧裂偶得古诗》
- 竹龙衔尾转山房
- 千载江湖今又归
- 时予年五十六矣
-
微挚出舂磨
出自 宋代 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