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湛蓄深器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窥。
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
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
何况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鉴赏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是元代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窥。
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
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
何况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译文:
王湛积藏深奥之道,世人难以理解。
伟大的智慧显得愚笨,人们以为他是痴愚之人。
可怜的济父子,同门中的人却不认识他们。
更何况他们隔着千里之遥,还想要被人们了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王湛和济父子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与才能的思考和反思。诗中的王湛被描述为一个深藏不露的人,他所拥有的深邃智慧却不为世人所理解,反而被误解为愚昧。这种情况使得济父子倍感遗憾,他们与同门中的人相处,却无法被认识和认可。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个更加深远的思考,即使隔着千里之遥,他们也希望被人们认识和了解。
这首诗词反映了杨维桢对于人们对智慧和才能的误解和误判的关注。王湛被世人视为痴愚,济父子则在同门中默默无闻,这种情况令作者感到惋惜和无奈。通过描写这种境遇,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应当更加宽容和开放地对待智慧和才能的呼吁。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描绘了智慧与误解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应当对待智慧和才能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思考。
杨维桢简介
元代·杨维桢的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 杨维桢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辞花送寒食
- 酒家无识翰林醒
-
黄钟角素精笔节
出自 两汉 佚名: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半生名利竟无成
- 斗南必有圆机士
-
登陟疲足胫
出自 宋代 苏颂: 《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
-
始教及龉龀
出自 元代 方回: 《寄题云屋赵资敬启蒙亭风雩亭二首》
-
归来却向凤池直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
- 千古仙居物象饶
-
并触沉思到酒
出自 元代 耶律楚材: 《鹧鸪天 题七真洞 词综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