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邯郸行》是元代傅若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邯郸城头下白日,
邯郸市上风萧瑟。
故垒空余鸟雀悲,
荒垣只见狐狸出。
何王坟墓对山阿,
尚忆诸侯征战多。
赵客归来重毛遂,
秦军老去畏廉颇。
黄尘白草宫前道,
鬼火如灯夜相照。
公子秋来不见过,
美人月下那闻笑。
当时冠盖激浮云,
挝钟考鼓宴青春。
只今惟有邮亭树,
还送年年行路人。
诗意和赏析:
《邯郸行》以邯郸为背景,通过描绘邯郸古城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乱岁月的感慨和对逝去荣光的怀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邯郸城已经荒凉,城头下的白日和市上的风声凄凉萧瑟,古老的城垒空空荡荡,只有鸟雀悲鸣,荒垣之间只有狐狸出没。诗人在这荒凉的景象中感叹曾经的辉煌,提到了何王的坟墓与山相对,仍然回忆着诸侯的征战事迹。
接着,诗人回忆起赵客归来的故事,指代毛遂自荐入赵国,为赵国出谋划策的故事,以此对比秦军的老去和对廉颇的畏惧。黄尘和白草遮蔽了宫前的道路,夜晚的景象如同鬼火般闪烁。诗人提到公子与美人,暗示了昔日的豪华场景,然而现在公子已经不再光临,美人也不再在月下嬉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豪华场景的回忆,曾经的冠盖激动人心,钟鼓声响应如击,宴会中青春洋溢。然而,如今只剩下邮亭旁的树,每年只能送别经过的路人,寓意着过去的辉煌已经消逝,诗人只能孤寂地守望着岁月的流转。
《邯郸行》通过描绘邯郸的荒凉和回忆昔日辉煌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乱岁月和逝去荣光的感慨,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辉煌的追忆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傅若金简介
元代·傅若金的简介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 傅若金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少年艳质胜琼英
- 弟子有年于此
- 覆车无仲尼
-
既欣盈尺兆
出自 唐代 李隆基: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
休苦哀人
出自 金朝 马钰: 《清心镜 寄西庵李法师》
- 过隙白驹旋旋飘
-
天涯目断江南路
出自 宋代 赵长卿: 《青玉案·天涯目断江南路》
-
况复蜕视千金躯
出自 宋代 李弥逊: 《赵彦秫於姑熟倅厅作寄傲请予为诗寄之》
- 柳绿花红春烂熳
-
俗间毁誉惟堪笑
出自 宋代 陆游: 《岁晚怀镜湖旧隐慨然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