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秋思》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兰受新霜,
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
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邻,
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
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
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
识此悠悠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忧愁,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通过描写幽兰受霜、孤雁呼唤落月等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秋思》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首两句描绘了幽兰受霜和孤雁呼唤落月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凄凉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忧愁。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忧愁的无奈和无法解脱的感叹,说明了忧愁的持续和深刻。诗中描绘了将琴鼓忆起与邻人的欢乐时光,但音乐声却在急促中断绝,这一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芳华逐渐远去,香泽已然消逝的景象,暗示了光阴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最后两句以秋风吹动石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思念归人并告别的心情。诗人以自己的离别之痛,反问谁能忍受无法挽回的别离之苦,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痛惜。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蔡襄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忧伤和深情,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