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对酒》是明代诗人陈宪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竹杪风轻瓦雀哀,
葛巾萧散步阶苔。
放怀自对溪花笑,
好事谁撑酒舫来。
白发惊看今日老,
青春刚到隔年回。
壮心被酒如飞鹤,
又逐红云上玉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酒的情感表达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置身于竹林旁的小径上,感受微风轻拂竹叶的声音,听到瓦楼上的小鸟悲鸣。他头戴葛巾,衣衫凌乱地漫步在长满苔藓的台阶上。他以自由的心情对着溪边的花朵笑,欢迎那些喜庆的事物和人们来共饮美酒。然而,诗人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白发,意识到时光的流逝,回首青春刚刚到来,却已悄然离去。尽管心有壮志,但像飞翔的鹤一样,壮志难以实现,只能追随红云,登上遥远的玉台。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典型的明代文人的情怀和哲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心情与环境相融合,表达了对酒的倾慕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中的竹林、瓦楼、葛巾等形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幽雅的氛围。竹杪的轻风和瓦楼上的雀鸟声,增添了一丝悲凉的色彩,与诗人内心的思索相呼应。葛巾萧散、步阶苔,描绘了诗人颓废的形象,突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自由的态度。
诗人以放怀的心情面对溪边的花朵,以笑容迎接喜庆的事物和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喜悦的追求。然而,诗人在白发之惊觉醒,意识到时光的无情流逝,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青春刚刚到来,却转瞬即逝,这种悲凉的感叹流露出对光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壮志和追求,将壮志比作飞鹤,但又感慨壮志难以实现,只能追随红云,登上遥远的玉台,具有一种超然和追求卓越的梦想。
整首诗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启迪。
猜你喜欢
-
风露喜踟蹰
出自 宋代 曹勋: 《江神子(C72F父以昔年梦诗寄为长短句,因韵叙谢)》
- 几一月矣
-
先朝常宴会
出自 唐代 杜甫: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
-
黎元愁痛会苏息
出自 唐代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
照临兆人
出自 两汉 佚名: 《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送神》
- 爱士无方春九州
-
冬来羇旅更迢迢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十月七日夜梦中作两长句觉而忘之别成长句视》
- 汗血何时别大宛
- 英雄马鬣无余地
- 六月凉窗凉衽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