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游庐山》是一首魏晋时期的诗词,作者是慧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上庐山的景象和心境。庐山高耸入云,洁净的空气从崇岩中吹出,幽深的岩石间栖息着神秘的足迹。在这山间,稀有的声音奏响,回荡在山溪之间。有一位客人独自游荡,渐渐忘记了自我与他所适应的环境。他挥动手臂触摸云门,灵关是否安全可达?他内心流淌的思绪敲击着玄扃,感受到至理的存在并且没有隔阂。有谁能够飞越九霄之上,不奋发冲破天空的束缚?妙趣与心境达到了平衡,一瞬间的领悟超越了三界的益处。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山间的游览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景物和情感。通过描写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以及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等,表现了庐山的壮丽和神秘。诗中的客人独自游荡,逐渐忘记了自我和环境的限制,体现了对自然的沉浸和超越。挥手抚云门、流心叩玄扃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灵性和至理的追求,以及对超越人世束缚的向往。最后的"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卓越和突破的渴望。整首诗词以庐山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具象描写和抽象意境的相互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心灵和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慧远简介
魏晋·慧远的简介
(334—416)东晋僧。雁门楼烦人,俗姓贾。幼好学,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年二十一,师从道安,精般若性空之学。晋孝武帝太元六年入庐山,结庐讲学。又建莲社,倡弥陀净土法门,卜居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后人尊为净土宗初祖。撰有《沙门不敬王者论》等。
...〔 ► 慧远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