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夜含风
出自唐代:鲍溶的《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
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
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
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鉴赏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明月摇落夜,深堂清净弦。
在深夜中,明亮的月光洒落,敲击琴弦声清澈幽静。
中间楚妃奏,十指哀婵娟。
其中楚国的妃子演奏,她的十指轻柔地弹奏着悲伤的音符。
寥寥夜含风,荡荡意如泉。
稀疏的夜风吹拂,心情如同泉水般荡漾。
寂寞物无象,依稀语空烟。
孤寂的事物没有形象,模糊的语言像是空中的烟雾。
旅人多西望,客雁难南前。
行旅的人们多向西望去,渡鸟难以向南飞行。
由来感神事,岂为无情传。
自古以来,感动人心的事情,怎么会无情地传扬开来。
容华能几时,不再来者年。
容颜华丽的人能有多久,不再年轻的岁月已经过去。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在这个夜晚,天河上的双星显得含有忧伤的情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场悲伤的音乐演奏。明亮的月光和清澈的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楚国的妃子弹奏着悲怨的曲调,她的指尖哀婉动人。夜风轻拂,让人的心灵感受到泉水般的涟漪。诗中表达了孤寂和模糊的情感,寂寞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象和语言,仿佛只是空中的烟雾。旅人们目送渡鸟向西飞去,而南方的归程却困难重重。诗人认为这样感动人心的故事怎么可能会无情地传播出去呢?容颜华丽的人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年轻的岁月已经逝去。在这个秋夜,天河上的双星闪耀着忧伤的光芒。整首诗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通过表现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悲凉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写音乐和自然景物,表达了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主题。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明月、琴声、夜风等元素,将内心的忧愁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转、青春逝去的感慨。同时,诗中通过楚妃的音乐演奏和旅人的眺望,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和无奈。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珍惜之情。整首诗以音乐和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写细腻而悲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词在情感上表达了一种忧伤、沧桑的情绪,通过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珍视,并通过描绘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挣扎。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鲍溶简介
唐代·鲍溶的简介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 鲍溶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