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群玉的名句 > 悄悄夜正长

悄悄夜正长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乌夜号

“悄悄夜正长”出自唐代李群玉的《乌夜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o qiāo yè zhèng ch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鉴赏

《乌夜号》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色和孤寂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诗意:
《乌夜号》通过夜晚的景色和声音,描绘了一种孤独悲伤的心情。诗中的青枫林和梦渚隔离了主人公的思绪,他感到孤独无助,仿佛听到了鸟儿自己的悲吟。夜晚的天空黑暗,四周弥漫着雨雾,让人产生生离死别的哀婉之声。这样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回荡,让坐在那里的人感到忧虑和痛苦,无法入眠。诗的最后提到了四子分散,母亲的声音仍然传来,更加增加了主人公孤独的心情。

赏析:
《乌夜号》通过细腻而凄美的描写,将一个夜晚的景色和思绪与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相结合,传递出一种忧伤而苍凉的情感。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如“隔梦”、“自悲吟”、“月黑”、“烟雨”、“生离哭”等,描绘出了一幅幽暗而凄凉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诗的节奏缓慢细腻,语言简洁有力,通过对景色和声音的描绘,使读者产生对这种孤独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宛如深夜幽林中的寂静,利用隐喻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在诗的结尾,提到了四子分散的情节,进一步增加了主人公的孤独感。整首诗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以主人公的孤独心情为中心,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诗意和表达方式。

李群玉简介

唐代·李群玉的简介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