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诸葛武侯庙
木牛零落阵图残,
山姥烧钱古柏寒。
七纵七擒何处在,
茅花枥叶盖神坛。
中文译文:
诸葛亮庙宇
木牛已经散落,阵图也已残破,
山中的老妪燃烧纸钱,寒意笼罩古柏。
七次纵横七次擒臣,如今他在何方?
茅花和枥叶为神坛的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庙宇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于诸葛亮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其智慧和才能令人称赞。诗中的木牛和阵图代表了诸葛亮在战争中的智慧和计谋,但是如今已经陈旧散落,颇有凄凉之感。山中的老妪燃烧纸钱,寒意笼罩着古柏,象征着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和缅怀。七次纵横七次擒臣,指的是诸葛亮战场上的几次胜利和擒敌的壮举。最后,茅花和枥叶为神坛的盖,显示了诸葛亮作为神坛中的圣者的崇高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诸葛亮庙宇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诸葛亮庙宇的凄凉和庄严。诗句简短而有力,语言风格独特,寓意深远。通过描绘庙宇中木牛、阵图、老妪燃烧纸钱的情景,展示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智慧才能。最后的茅花和枥叶,象征着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和缅怀之情。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深钦佩和怀念之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于伟大人物的景仰之情。
章孝标简介
唐代·章孝标的简介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 ► 章孝标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