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鸡鸣曲》是唐代诗人李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星辰稀疏,月亮已经消失在五更时分,
嘈杂的鸡鸣声初次响起。
征人牵着马匹走出门前停立,
告别妾室,准备出发去安西。
再次鸣叫,拉长了脖子,声音传到屋檐下,
楼中的角声促使骑马者上马。
刚刚露出曙色,第二次鸣叫,
红旗和旌旗已经出了城。
城上的妇人纷纷挥手招呼,
丈夫却听不见遥远的哭声。
长久的离别的痛苦就像鸡鸣一样,
不让鸡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栖息。
诗意:
《鸡鸣曲》描绘了一幅早晨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苦痛和壮志凌云的决心。诗中以鸡鸣为线索,展示了征人离家的情景,描述了鸡鸣声引发的连锁反应:征人准备出发,楼中的角声催促上马,第二次鸣叫后旌旗已经出了城。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征人离别时的心情和壮志,以及妇人的深情告别和无奈的哀叹。
赏析:
《鸡鸣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征人离家的情景和妇人的离别心情。诗中鸡鸣声的反复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离别的无奈。诗人通过鸡鸣声的引发的连锁反应,展示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的变化。诗中的角声、旌旗和城上的妇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苦痛和征人的决心,让读者在感受离别之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征人壮志凌云的豪情和无奈的无奈。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唐代社会中征人离家的常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李廓简介
唐代·李廓的简介
李廓,官宦之家,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李程之子。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代陇西人,字号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少有志功业,而困于场屋。工诗,与贾岛友善。少有志功业,与贾岛友善。元和十三年,(公元八一八年)举进士第。调司经局正字。出为鄂县令。累官刑部侍郎,颍州刺史。(公元八五三年前后)拜武宁节度使,不能治军。补阙郑鲁奏言:“新麦未登,徐必乱”。既而果逐廓。廓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大中中,终武宁节度使。
...〔 ► 李廓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