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白云还
出自唐代:崔湜的《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诗)》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
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鉴赏
诗词:《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诗)》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
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中文译文:
回首望着燕赵之地,春天在两河之间生发。
广阔无边绵延万里,海的边际看不到山。
雨止之后青林湿润,烟雾散去绿野安宁。
询问故乡何处所在,眼睛望着白云回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冀北地区春天的美好向往和思念故乡的情感。诗人回首望着燕赵之地,看到春天正在两河之间绽放,景色万里无垠,但在远望海的地方却无法看到山的脚下。雨后,青林变得湿润,烟雾散去,绿野宁静恬静。诗人问询着故乡何处所在,目送着白云飘向远方。
赏析:
该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冀北地区春天的景色,并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回首览燕赵"表现了诗人远离家乡,回首追忆的情感。"春生两河间"描述了春天在两河之间呈现出美好的景象。"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揭示了地势开阔,没有遮挡的远景,但却看不到山峦,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描绘了雨后青林湿润,烟袅袅,绿野宁静的景象。最后两句"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希望故乡一切安好。整首诗意境超前,节奏明快,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崔湜简介
唐代·崔湜的简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 崔湜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谁谓波澜才一水
- 雕盘又五辛
-
全家寄白云
出自 唐代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
邀我上华筵
出自 唐代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
一语公自评
出自 近现代 陈三立: 《王编修泽寰偕族人笃余明经自庐陵游江南携示》
- 易开易落催成子
- 一丘卵塔种青松
-
昔为浪泊据鞍人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
虽古人中岂易求
出自 宋代 陆游: 《宇文衮臣吏部予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
- 云树烟萝气蔚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