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月轮波底见
出自宋代:仲殊的《定风波(七·金山寺化城阁)》
南徐好,浮玉旧花宫。
琢破琉璃闲世界,化城楼阁在虚空。
香雾锁重重。
天共水,高下混相通。
云外月轮波底见,倚阑人在一光中。
此景与谁同。
鉴赏
《定风波(七·金山寺化城阁)》是宋代作家仲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徐好,浮玉旧花宫。
琢破琉璃闲世界,化城楼阁在虚空。
香雾锁重重。
天共水,高下混相通。
云外月轮波底见,倚阑人在一光中。
此景与谁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以南徐之地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宫殿般的浮玉花宫。诗人通过琉璃宫殿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虚幻的感觉。在这个化城楼阁的虚空中,香雾弥漫,天空与水面相连,上下交融。在云外的月亮轮廓下,波纹悄然显现,而站在栏杆边的人如同融入了这一片光景之中。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营造出了诗人想象中的一个仙境景象。浮玉旧花宫、琉璃闲世界、化城楼阁在虚空等词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虚幻的美感。诗中的香雾锁重重,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浪漫。而天共水,高下混相通的描写,展现了上下交融、一体化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奇妙感受。诗末的倚阑人在一光中,表达了诗人与这个美景融为一体的心境,彰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渴望。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一个超脱尘世、纯净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仲殊简介
宋代·仲殊的简介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 仲殊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明日马蹄尘土中
- 烹葵不为薄
- 频看百草滋
-
何以达壶公
出自 唐代 窦牟: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三字分韵,牟得同字)》
-
寤寐天颜咫尺
出自 元代 许有壬: 《水龙吟 赵伯宁中丞代祀淮浙,过维扬徵赋》
- 声病未可拘豪英
-
吴虀真可作
出自 宋代 吴则礼: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
-
萧条鸡犬乱山中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
谁言铁衣冷彻骨
出自 宋代 陆游: 《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
-
登贤旋奏公
出自 宋代 苏辙: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