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清商怨》是宋代诗人惠洪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段文章种性。
更谪仙风韵。
画戟丛中,清香凝宴寝。
落日清寒勒花信。
愁似海、洗光词锦。
后夜归舟,云涛喧醉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段情感纠葛的故事。诗人通过对清商美景的描绘和离别的情感表达,表现了他内心的愁苦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商(古代音乐曲调)为背景,通过描绘画戟丛中的清香、落日时分的清寒和愁苦如海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忧伤和思念之情。诗中用充满离别情绪的意象,如花信、词锦、归舟和云涛,增加了诗词的艺术张力和意境。
诗人以清商的婉转曲调为基调,将离别的哀伤与美景相融合,使诗词更富有情感和艺术张力。他通过描绘画戟丛中清香的凝宴寝,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描述落日时分的清寒和勒花信,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忧伤;最后,以后夜归舟和云涛喧醉枕,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无法忘却的思念。
整首诗词通过音乐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将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惠洪以细腻的笔触和感人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心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痛苦和对离别的无尽思念。《清商怨》是一首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宋代诗词作品。
惠洪简介
宋代·惠洪的简介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建炎二年(1128)去世。
...〔 ► 惠洪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碛碛风吹面
-
鴒原荒宿草
出自 唐代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 客泪随猿落
-
鹅黄酒满认深情
出自 宋代 王迈: 《作郡庠修学增田记成诸职事招饮》
-
三月天寒尚腊衣
出自 宋代 汪莘: 《谒真直院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
-
如我何如人
出自 宋代 赵蕃: 《顷在杭叔骥以离湖日见怀诗相遗舟中无事取而》
-
可能不近酒杯来
出自 宋代 冯时行: 《二月将半雨过花盛开二首》
- 昼短真当秉烛游
- 强为簪緌牵
- 忆昔南征款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