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一寸金》是宋代仇远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寸金》
楼倚寒城,隔岸江山见东越。
望远红千尺,游丝起舞,空青一段,斜阳明灭。
孤树秋声歇。霜枝袅、尚留病叶。
阑干外、带郭人家,蜂房几盘折。
我独逍遥,乘虚凭远,天风醒毛发。
问西窗停烛,谁吟巴雨,连床鼓瑟,谁弹湘月。
消得青鸾下,分明是、绛台紫阙。
何时约、姑射仙人,试手回翦雪。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寸金
楼倚寒城,隔岸江山见东越。
远望红霞千尺,游丝起舞,天空湛蓝一片,夕阳斜斜明灭。
孤树秋声已经静寂。霜枝袅娜,依然挂着枯叶。
在窗外的栏杆上,带着村庄的人家,蜂房盘旋交错。
我独自自在逍遥,顺着虚幻的风,让体毛都醒过来。
问问西窗边停住的烛火,谁在吟唱着四川的雨声,床头上的琴,谁在弹奏湖南的明月。
消失了青鸾的身影,明明是绛台紫阙的景色。
何时能与那位姑射的仙人约定,一起来试试剪下雪花。
诗意和赏析:
《一寸金》描绘了一幅江城秋景的画面,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向往。诗中的楼倚寒城,隔江望见东越的景象,展现了江城的壮丽景色。红霞千尺、游丝起舞,描绘了美丽的夕阳和空中飘舞的薄雾,给人以视觉和想象的享受。孤树的秋声已经停歇,枝条上挂着霜和凋谢的叶子,表达了秋天的凋零和寂寞之感。
诗中还描绘了城市的繁忙景象,描述了阑干外带郭人家、蜂房盘旋的情景,传达了城市的喧嚣和热闹。然而,诗人自称独自逍遥,乘虚凭远,感受着风的触动,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和追求自由的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询问停在西窗边的烛火,谁在吟唱着四川的雨声,床头上的琴谁在弹奏湖南的明月。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渴望与远方的人和事相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能与仙人姑射约定,一起试试剪下雪花。这里的青鸾、绛台紫阙都是神话中的仙境和神仙所在的地方,诗人希望能与仙人相会,一同欣赏雪花的美丽。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城市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逍遥和远方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凄美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仙境和神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景和城市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向往,展示了对自由与远方的追求,以及对神仙和仙境的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凄美和遥远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仇远简介
元代·仇远的简介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 仇远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枭首当悬白鹊旗
-
下观浮远
出自 宋代 张炎: 《摸鱼儿(己酉重登陆起潜皆山楼,正对惠山)》
- 沈醉见还醒
- 雨打篷窗夜不眠
- 一溪白玉养黄金
-
佳意不在酒
出自 宋代 王之道: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
夜分方还舟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
车骑踏春堤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依韵和刘察院送客回过潩水马上有作》
-
佛阁腾云雾
出自 元代 周伯琦: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
- 还有风雷千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