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柴望的名句 > 何人折尽丝丝柳

何人折尽丝丝柳

出自宋代柴望的《摸鱼儿(丙午归田,严滩褚孺奇席上赋)

“何人折尽丝丝柳”出自宋代柴望的《摸鱼儿(丙午归田,严滩褚孺奇席上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rén zhé jǐn sī sī liǔ,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
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
帆且驻。
试说著、羊裘钓雪今何许。
鱼虾自舞。
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
年年事,流水朝朝暮暮。
天涯长叹飘聚。
衾寒不转钧天梦,楼外谁歌白紵。
君莫诉。
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
乡心最苦。
算只有娟娟,马头皓月,今夜照归路。

鉴赏

《摸鱼儿(丙午归田,严滩褚孺奇席上赋)》是宋代柴望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
询问长江,秋天的景色有几分,三分之二都被雾雨遮掩。

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帆且驻。
不知是谁摘下了那一棵棵垂柳,今天送你去南浦。暂停一会儿。

试说著、羊裘钓雪今何许。鱼虾自舞。
请你告诉我,穿着羊裘钓雪的人现在在哪里。鱼虾自由地游舞。

但一舸芦花,数声霜笛,鸥鹭自来去。
只有一叶小船飘荡着,在霜笛声中,鸥鹭自由地飞来飞去。

年年事,流水朝朝暮暮。天涯长叹飘聚。
年复一年,事情如流水般朝朝暮暮。在天涯漂泊的人长叹着聚散离合。

衾寒不转钧天梦,楼外谁歌白紵。君莫诉。
寒冷的被褥无法转变琴心梦境,楼外有人歌唱着白紵(一种轻柔的织物)。君不要诉说。

君试按、秦筝未必如钟吕。乡心最苦。
你可以试着弹奏秦筝,但并不一定能像钟吕音乐那样动人。乡愁最为痛苦。

算只有娟娟,马头皓月,今夜照归路。
只能算是有娟娟的月光,马头下皓洁的月亮,照亮今夜的归途。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秋色、江边景物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婉约的语言,描绘了江水的浩渺、雾雨的朦胧,以及江边的鱼虾、垂柳、芦花、霜笛、鸥鹭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寂寥的意境。作者用流水的流转和岁月的流逝来比喻人生的离合,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词中还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乡愁的苦楚,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忆。整首诗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示了柴望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柴望简介

宋代·柴望的简介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柴望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