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楚天欲暮
出自宋代:赵师侠的《关河令(己亥宜春舟中)》
江头伊轧动柔橹。
渐楚天欲暮。
浩荡轻鸥,波间自容与。
岸蓼汀苹无绪。
更满目、潇疏江树。
此意何穷,凭谁图画取。
鉴赏
诗词:《关河令(己亥宜春舟中)》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侠
江头伊轧动柔橹。
渐楚天欲暮。
浩荡轻鸥,波间自容与。
岸蓼汀苹无绪。
更满目、潇疏江树。
此意何穷,凭谁图画取。
中文译文:
在宜春舟中,船头的橹声轻柔地划动。
汉江的天空渐渐暗下来。
广阔的江面上,轻盈的鸥鸟自在地飞翔。
岸边的芦苇和蒲草没有一丝杂乱。
满眼都是稀疏的江树。
这种意境无穷无尽,凭谁来画出来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宜春舟中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头的景色和船行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诗中的江头伊轧动柔橹,描绘了宜春舟中划橹声的轻柔和平静。随着夜幕渐渐降临,楚天渐渐暗下来,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浩荡的轻鸥,在波间飞翔的自由自在。鸥鸟在江面上舞动,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与江水波澜相映成趣。
岸边的蓼汀和苹草没有一丝细碎的痕迹,展现出整洁和纯净。江树稀疏,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意境的思考。此意何穷,凭谁图画取。诗人意味深长地问到,这种美景的意境无穷无尽,要怎样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需要依靠怎样的画家才能描绘出这种美景的壮丽。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自然景色,通过对船中景色的描绘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艺术的敬仰和追求。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