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东坡引(癸巳豫章)》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花红不聚。都因夜来雨。枝头冷落情如许。东风谁是主。
飘舞的红色花朵无法聚集在一起,都因为夜晚的雨水而散落。枝头上的花朵冷漠地落下,情况如此。东风吹拂,谁能掌控它的力量?
看看满地,堆却香絮。但目断、章台路。残英剩蕊留春住。春归何处去。春归何处去。
仰望四周,满地都是堆积的花瓣。然而,视线却被遮断了,无法看到通往章台的路。只剩下零落的花瓣和残存的花蕊,它们停留在春天里。春天归去了,它去了哪里呢?它去了哪里呢?
诗词通过描绘春天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追问。诗中的飞花红不聚、枝头冷落等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离散和短暂的特点。东风谁是主的问题,暗示了对自然力量的探索和思考。诗人观察到满地的花瓣,但视线被阻断,与章台路的断裂形成对比,抒发了对失去方向和迷茫的感受。最后,诗人追问春天的归去之处,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思考和追问。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瞬间美和流逝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问题的追问,诗词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时间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留恋海棠颜色
-
灵芝绕身出
出自 唐代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次用本韵)》
-
回溪曲如月
出自 唐代 韦应物: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 终南道士学弹琴
- 又恐游人相逐来
-
惠然君乃过苏端
出自 宋代 赵蕃: 《子畅雨中见过且惠以诗乃用蕃谢文显载酒之韵》
- 夜偃仰乎冷翠之谷
-
稍稍讼庭稀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 痴人顾欲吝此生
-
谪仙曾住夜郎来
出自 宋代 李壁: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