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启园林随杖履
出自宋代:曾协的《酹江月(宴叶叔范新第)》
苕溪古岸,有朱门初建,落成华屋。
对启园林随杖履,迤逦柳蹊相属。
好是危亭,片峰迎面,独立清溪曲。
芜城低远,一尘不碍游目。
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
却尽春寒宾满座,深酌葡萄新绿。
密户储香,广庭留月,待得清欢足。
纷纷沾醉,四筵倒尽群玉。
鉴赏
《酹江月(宴叶叔范新第)》是宋代曾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苕溪古岸,有朱门初建,落成华屋。
对启园林随杖履,迤逦柳蹊相属。
好是危亭,片峰迎面,独立清溪曲。
芜城低远,一尘不碍游目。
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
却尽春寒宾满座,深酌葡萄新绿。
密户储香,广庭留月,待得清欢足。
纷纷沾醉,四筵倒尽群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诗人曾协以诗意深远的笔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欢愉的追求。诗中的江月、古岸、朱门、华屋、园林、柳蹊等景物,构成了富有诗意的背景,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中愉悦时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景。首先,诗人描述了苕溪古岸,朱门初建,落成华屋的景象,展现出宴会的盛大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园林中迤逦曲折的柳蹊和美丽的危亭,以及迎面而来的片峰,营造出宴会场景的宁静和优美。诗中的芜城低远、一尘不碍游目,表达了作者心境的宁静和舒适。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宴会场景。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展现了欢乐、宁静的氛围。宾客们欢聚一堂,享受着春天的寒意,畅饮着新绿的葡萄酒。密户储香,广庭留月,表达了宴会的雅致和氛围的凝重。最后,纷纷沾醉,四筵倒尽群玉,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
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写作风格,展现了宴会的繁华和欢愉,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欢乐的追求。通过对景物和场景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欢乐的氛围,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曾协简介
宋代·曾协的简介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 ► 曾协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槛菊萧疏
- 窃为陛下惜之
-
离忧积万端
出自 唐代 骆宾王: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
为问桃源还有
出自 宋代 赵长卿: 《南歌子(荆溪寄南徐故人)》
-
因遣去闲枝
出自 唐代 韩偓: 《桃林场客舍之前有池半亩木槿栉比阏水遮山…五言八韵》
-
这回归去免来无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 愁尽觉天宽
-
马蹄穿夜市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春事无几端居萧索追怀成都旧游慨然有赋》
- 里闾思长者
-
潮添战血痕
出自 明代 归有光: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