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安中。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
在深深的庭院里,夜晚非常安静,只有凉爽的月亮像白昼一样明亮。
鹊起高槐露华透。
喜鹊飞上高高的槐树,露水透过树枝洒在地面上。
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
听着楼阁中的美妙乐曲,玉管的声音传遍伊州城,金钏发出清脆的声音,红门轧轧地暗暗敲击。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怎不相寻暂携手。
迎接来人,巧妙地笑着说,今晚真是美好,为何不暂时相聚手牵手呢。
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多情更、越饶纤瘦。
看到淡雅的晚妆已经残破,对着月亮更显得宜人,多情的美丽更增添了一份柔婉。
早促分飞霎时休,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后。
早早地催促分别,但是片刻后就停止,就像阳台上的相聚,梦幻般的云彩散去之后。
这首诗词《洞仙歌》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情感来表达诗人的思绪。诗人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凉爽的月光、飞翔的喜鹊和优美的音乐,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诗人在这个安静的夜晚迎接来人,借着月光的映照,看到了她淡雅的妆容,更加凸显了她的柔美和多情。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美好的相聚注定是短暂的,即使分别,也仿佛是一场梦境的结束。整首诗以细腻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王安中简介
宋代·王安中的简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 ► 王安中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