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妓窗偏丽
出自唐代:皎然的《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彩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鉴赏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彩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中文译文:
烛芯点燃着茂盛的草木,因此才有人知道芬芳之美。
彩妓的窗户映照得更加美丽,金桃的光芒更加香甜。
花朵震惊于春天还未完全到来,烛焰欣喜于夜晚的渐渐拉长。
离别之后,空荡荡地离开了房间,有谁借用这微弱的光芒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灯火作为主题,诗人运用了具象的手法,将灯火和花、女子等进行对比,展示了灯火的美丽和温暖。诗中描述了灯心点燃草木,因此才有人知道芬芳的道理。这里可以理解为烛光的照耀让花草焕发出自己的美丽与芬芳。接着,诗人再以彩妓之窗为喻,窗户的美丽映照出彩妓的秀美,金桃的光芒更加香甜,进一步表现了烛光的魅力和光芒的美好。诗人通过这些对照,传达了灯光所带来的美好和温暖。
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别离之后离开了房间,来表达对烛光的思念和珍贵。诗人询问,离别后,谁来借用这微弱的光芒,暗示了诗人对烛光的情感寄托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灯火的描绘,揭示了灯火的美妙和对温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别离的思念和对幸福的珍惜之情,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 皎然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