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钟山寺避暑勉二三子》是唐代李建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钟山寺的景色和诗人在此避暑、吟诗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楼台虽少景何深,
满地青苔胜布金。
松影晚留僧共坐,
水声闲与客同寻。
清凉会拟归莲社,
沈湎终须弃竹林。
长爱寄吟经案上,
石窗秋霁向千岑。
诗词的意境主题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钟山寺的景色和人物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这里避暑、吟诗的体验。诗人赞美了钟山寺清幽的环境,楼台虽然不多,但景色却非常深远。钟山寺地面上覆满了青苔,犹如金钱般的光彩。晚上,诗人和僧侣一起坐在松树的影子下,聆听着轻轻的水声。他们和客人一起寻找宁静和平和心灵的安宁。诗人思考着要不要离开钟山寺,加入卢舍那教的莲社。他明白自己沉溺于佛教,最终必须放弃过去的竹林生活。然而,他仍然热爱在这里吟诗,在佛经案上倾诉自己的情感。在秋天的晴天,他靠着石窗,欣赏着山间的万里晴空。这首诗描绘出了一个宁静、清凉且富有诗意的避暑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及佛教的痴迷和思考。
李建勋简介
唐代·李建勋的简介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 ► 李建勋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零雨其濛
-
赵琴素所嘉
出自 唐代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湖州长史)》
- 命根悟者转增盈
-
曲肱岂易冲
出自 宋代 黎廷瑞: 《集陶句题吴雅翁心远堂》
-
白日少人登
出自 宋代 徐照: 《游雁荡山八首·石门庵》
-
时流罕识真
出自 宋代 张元干: 《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 便指天尊与世尊
-
相望何盈盈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
看君咫尺龙沙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朝中措 与石子璋别,求作乐府,得麻字》
- 姑苏台前近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