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闻砧(一作寄边衣)》是唐代诗人裴说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离乡背井、思念边地使节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之情。
诗中首句“深闺乍冷鉴开箧”,意指深宫的闺房,初冬的寒冷让人感受到了孤独和寂寞。下文“玉箸微微湿红颊”,通过描绘出作者的情绪,展现出他无法抑制的眼泪。
后文的“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形容着秋天将近,景色逐渐凋零,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垂垂白练明如雪,独下闲阶转凄切”,描绘了夜晚无眠的情景,并且通过垂下的白色练子和无月之夜,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接着,诗中传来寒雁的叫声,纱窗里只有灯光相伴。这里,作者通过寒雁和灯光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孤单。
最后一节中,作者回忆起了在家时的日常琐事,如纨绮懒裁、修补细腻的女子态度,展现出对家人的深情厚意。而“愁捻银针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描绘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的环境中,孤独无助的心境。
整首诗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凄凉之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现了作者深情厚谊和家国情怀。诗中的词句优美,音韵流畅,给人一种忧思伤怀的诗意感受。
裴说简介
唐代·裴说的简介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 ► 裴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