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唐彦谦的名句 > 争得雕笼莫放归

争得雕笼莫放归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鸂鶒

“争得雕笼莫放归”出自唐代唐彦谦的《鸂鶒》,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g de diāo lóng mò fàng gu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一宿南塘烟雨时,好风摇动绿波微。
惊离晓岸冲花去,暖下春汀照影飞。
华屋撚弦弹鼓舞,绮窗含笔澹毛衣。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

鉴赏

《鸂鶒》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是唐彦谦。这首诗描绘了南塘一夜烟雨中鸂鶒(古时指水鸟)的情景。

诗中描述了一个烟雨朦胧的夜晚,微风吹动着绿波,水面上的鸂鶒惊起,飞过春汀投下的暖光。华屋里的乐声弹动着琴弦,卧室的窗户透出淡淡的毛衣色彩。看完了画屏中的鸂鶒,回头却发现无法将它归还雕笼。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南塘烟雨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叹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暗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能放手的心情。

诗意深远,寓意丰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并以鸂鶒表示自由和追求。诗中的华屋、窗户、画屏也体现了人的欲望和情感。整首诗通过烟雨、波光、乐声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示了一种诗意描绘的美好世界。

这首诗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细腻而丰富,通过细节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通过诗人的触动,读者也能感受到一种优雅与自由的意境。整体氛围温婉而舒适,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诗人的写作技巧独特,巧妙运用景物描写和象征符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和诗意。透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作者引发了对美好事物和理想世界的感悟和追求,给予人一种思考和自由的启发。

唐彦谦简介

唐代·唐彦谦的简介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 唐彦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