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写的一首诗。诗意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秦炼师的深深敬仰和离别之情。
诗中开篇即描述了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诗人以朝廷的诏书和宫廷的画像来形容秦炼师的崇高地位和才华出众。下文提到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意指秦炼师在北省和南宫两地担任重要职务,并显露出他才学的卓越。
接下来,诗人用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一句,将时间和景色交织起来,描述了春天的温暖和清晨的瑞雾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希望。而最后两句“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则表达了诗人对秦炼师的怀念和离别之痛。
整首诗通过描写秦炼师的声望和才华,以及对他的深深敬仰和离别之情,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的深度。同时,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也折射出秦炼师在政治和文化上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新生。
诗词中的翻译如下: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
紫泥中飞来的诏书下达到黄金宫门,画像的形象清晰可见,令世人敬仰。
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
在北省,旧时的奏章被保存下来,而南宫的公文处握有新的卷宗。
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春天回归到凤沼,恩波温暖,黎明进入鸳鸯行列,瑞雾寒冷。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唯有安居在此的人,一身的泪水在瞬间干涸。
该诗写出了诗人眼中秦炼师的崇高地位和才华出众,抒发了自己对他的深深敬仰和离别之情。同时,通过春天景色的描写,也寄托了对秦炼师所代表的希望和新生的向往。整体诗意深邃,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李群玉简介
唐代·李群玉的简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暂出商山云
-
迎凉蟋蟀喧闲思
出自 唐代 齐己: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 雪路冈泥滑
- 已与山灵有成说
-
为记三生因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初度诣葛仙化奉香火归邑之明日有驯鹿自中径》
-
一盼独未蒙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 岂但无怨公
- 封章日可剡
-
今朝梅谢念公诗
出自 宋代 文同: 《文领相仍意虑烦浊聊携野策独访山园因睹霜柏》
-
我愿焚囊钵
出自 宋代 苏轼: 《和郭功父韵送芝道人游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