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是一首唐代薛能创作的诗歌,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迷茫,并借助青龙寺寻找僧人的场景,表现了对自由和道路的追寻。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帝里欲何待,人间无阙遗。
不能安旧隐,都属扰明时。
违理须齐辱,雄图岂藉知。
纵横悉已误,斯语是吾师。
得官殊未喜,失计是忘愁。
不是无心速,焉能有自由。
凉风盈夏扇,蜀茗半形瓯。
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
诗意:
诗人以寻找僧人为景,暗指对自由与道路的探寻。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感到困惑和迷茫,认为在封建社会中无法找到真正的自由和道路。他批评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认为官场纷争和私欲的泛滥给社会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赏析:
薛能以寻找僧人的行动作为诗歌的背景,凸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迷茫。诗中反复使用了“违理”“岂藉知”等词语,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生活的困惑。他批评了当时权力和地位对人的束缚,认为人们无法追求真正的自由和道路。通过描写凉风和蜀茗,诗人试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逃离现实的困扰,但最后却将目光投向权门客,他表示理想和道路并不容易找到。整首诗笔调清新,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追求自由与道路的渴望。
薛能简介
唐代·薛能的简介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 ► 薛能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落泥片片
出自 清代 梁启超: 《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 不为小生私
-
飞英云岫
出自 两汉 佚名: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钧天舞》
-
朝会俨威备
出自 两汉 佚名: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
待约明朝
出自 元代 邵亨贞: 《齐天乐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
忍渴贪泉水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宗博宫讲何丈以诸贤所赋清赋堂诗轴示教借和》
- 题柱宁惭祖
-
碧篸罗带入新题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送赣守张子智左史进直敷文阁,移师八桂二首》
- 纷纷利害真能择
- 曲蘖无功将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