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闻云中唳鹤》是唐代诗人章孝标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根据原文的意思,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暂闻。
翩翩萦碧落,嘹唳入重云。
出谷莺何待,鸣岐凤欲群。
九皋宁足道,此去透絪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以及其中鸣唳的鹤鸟和其他鸟类的互动。诗人在感叹山中唳鹤的高亢声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鸟类鸣唱的赞叹之情。整首诗以山水和鸟鸣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山水和鸟鸣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奇特。首句“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暂闻”,描述了鹤鸟在青田中久久地鸣唱,而这种声音又突然从高空传来。这种描写使人感受到鹤鸟的高亢和声音的突兀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翩翩萦碧落,嘹唳入重云”,描绘了鹤鸟在碧落之中翩翩起舞,高声嘹唳并穿透云层。这里的“碧落”指的是高空,形容了鹤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景象,而“重云”则暗示了声音穿透云层的高亢。
接下来的两句“出谷莺何待,鸣岐凤欲群”,通过对其他鸟类的提及,衬托了鹤鸟的高亢鸣唱。莺鸟在山谷中等待着何时才能鸣唱,而岐凤也在期待着能够和鹤鸟一起鸣唱。这里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鹤鸟的独特和突出。
最后两句“九皋宁足道,此去透絪缊”,描写了鹤鸟飞离的景象。诗人认为鹤鸟所在的九皋山并不足以容纳它们,因此它们即将飞离这里,穿越云层向远方飞去。这种描写表现了鹤鸟的自由和迁徙的动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和鸟鸣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情景,以及鹤鸟高亢嘹唳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鸟类活动的赞叹之情。
章孝标简介
唐代·章孝标的简介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 ► 章孝标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