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吕温的名句 > 吾庐在何处

吾庐在何处

出自唐代吕温的《冬日病中即事

“吾庐在何处”出自唐代吕温的《冬日病中即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lú zài hé ch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墙下长安道,嚣尘咫尺间。
久牵身外役,暂得病中闲。
背喜朝阳满,心怜暮鸟还。
吾庐在何处,南有白云山。

鉴赏

《冬日病中即事》是唐代吕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墙下长安道,
近在嚣尘间。
我长期被外界的繁忙与劳役所束缚,
如今暂时在疾病中得到些许闲暇。

背朝喜看阳光照满了大地,
心怜惋惜暮归的鸟儿。
我不知道我的小屋在何处,
南边有一座名叫白云山的山峰。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冬日病中的境况和思考。墙下的长安道代表熙熙攘攘的世俗生活,嚣尘象征尘嚣纷扰。作者长期以来被世俗的忙碌和劳役所困扰,但在病中,他得到了一些空闲时间。背朝喜看阳光照满大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阳光明媚的景象的喜悦。心怜暮归的鸟儿,显示了作者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和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最后,作者不知道自己的小屋在哪里,只知道南方有一座名叫白云山的山峰,暗示了他对自由、宁静和山水的向往。

赏析:
《冬日病中即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和心境。诗中通过对世俗忙碌和病痛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自然的渴望。作者通过对阳光、鸟儿和山峰的描绘,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风貌。

吕温简介

唐代·吕温的简介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 吕温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