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玉声寒
出自唐代:吕温的《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兰。
政自同归理,言成共不刊。
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
卧鼓流沙静,飞航涨海安。
尽规酬主意,偕赋代交欢。
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鉴赏
译文:
禁门之内留下侍卫吹奏乐器,内廷官员整理衣冠。
稍稍辨别旗帜的颜色,仍能听到钟声和漏水的声音。
九天里炉火温暖,六月里有玉宇的寒声。
宿雾散开,霞光中观赏朝露的盘旋。
致君的心愿依旧守望,寻求朋友像寻找香兰。
治理国家从心所欲,言必达成共识,不受干扰。
准绳悬挂于百度之上,领袖映照着千万官员。
打击鼓点,沙粒静止,飞航船只浩荡而安全。
遵守规则,回报上级的意愿,共同陈述交流欢乐。
雅致的音韵充满人间,常常羞愧,胆怯尝试把自己的诗与其他人的作品联系起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吕温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而写的。诗中以描写朝廷早朝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和谐友谊的渴望。
诗人描绘了早朝时禁门内的景象,描绘了吹奏乐器的声音、整理衣冠的官员和匆匆赶路的情景。他也描述了天色和气温的变化,以及春朝露的美景。这些描写共同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和谐的氛围。
诗人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友谊的思考。他希望国家治理能够回归简朴,追求真理,不受干扰。他也渴望能够结交真诚的朋友,像寻找香兰一样珍视友谊。
整首诗运用了优美的韵脚和对仗句,给人以雅致之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诗歌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治国和真诚友谊的追求。
吕温简介
唐代·吕温的简介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 吕温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