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水清且寂
出自唐代:韩愈的《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
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
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
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鉴赏
这首诗词是唐代韩愈所作,题为《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
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
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
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韩愈内心的苦闷和对时代社会的不满。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读书人,他想进入朝廷,但却发现朝廷门户紧闭,因为权势和利益使人们相互推崇。他询问在京师读书的人,为何要留在这样的地方。然而,他抬头无人回答,只能闭上眼睛默默思索。在短短的十六年间,他经历了艰辛的苦寒和饥饿,宦途最终落得寥落,颓废的形象反映在他的鬓发上。颍水静谧清澈,箕山平坦无崎岖。此刻,他决定离去,毫不犹豫,没有自我怀疑。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韩愈对唐代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他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权力和利益导致的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诗中所描述的主人公是一个努力读书的人,但却因为朝廷的腐败和势利使得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失望,在诗中通过寥寥数语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的行文简练,选用了简洁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作者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君门和读书客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势力的腐败。最后几句表达了主人公决心离去的决然态度,展示了他的坚韧和坚持自我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权势腐败的不满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个人追求和信念的坚守。
韩愈简介
唐代·韩愈的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韩愈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空濛生昼寒
出自 唐代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
树裂山魈穴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 回首故人情
-
长料负山人不多
出自 宋代 曾丰: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 延客江上亭
- 憎好成愚贤
- 国士无穷道傍老
-
莫嗔童竖樵牧
出自 明代 高启: 《读道旁旧家碣上题曰宋黄澹翁先生之墓》
-
惊鹭起寒汀
出自 宋代 梅尧臣: 《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
- 爱女秀丽专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