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祝如山寿
出自唐代:权德舆的《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时充卤簿使)》
五辂导灵輼,千夫象缭垣。
行宫移晓漏,彩仗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
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鉴赏
译文:
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此时他担任卤簿使)
五辆导灵车,千人像缭绕在城墙上。
行宫移动时,明亮的时钟响起,彩色的仪仗降落在秋原上。
不必追究希夷的理念,只是怀念涣汗的恩赐。
颐养精神,践行道义,传承圣教才能真正尊崇。
共同祝愿长寿,突然惊慌只凭几句话。
遥远的七月,各地的百鸟飞奔。
豹尾随风直立,鸾旗映照着阳光翻动。
草地沾泥法依然从容,营地的骑兵整齐行进。
夜晚的虞泉笼罩着迷雾,凄清的挽歌传来喧嚣。
无法忍受一切结束的时刻,呜咽着望向文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权德舆为了庆贺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而写的。诗中描述了盛大的欢庆场面,以及作者对郑宾客相公的赞扬和祝福。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展现了庆典的盛况和壮观景象。五辆导灵车和千人景象将郑宾客的威风和权威展现得淋漓尽致。彩色的仪仗、行宫的移动以及骑兵的整齐行进,都给人一种喜庆和瑰丽的感觉。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郑宾客的敬意和敬仰之情。作者称颂郑宾客耐心追求道义,传承圣教,并祝愿他长寿福寿。诗的结尾表现了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暗示着一切都会有尽头,这种结束让人感到无法忍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壮丽的场景和深厚的情感展示了庆贺场面和对郑宾客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一切结束的无奈和茫然。
权德舆简介
唐代·权德舆的简介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 ► 权德舆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肯为南亩俦
出自 唐代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
- 籍籍声名不负公
- 云岩芳馥
-
实无坚重心
出自 唐代 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竹答客》
-
水落钓矶闲
出自 唐代 独孤及: 《与韩侍御同寻李七舍人不遇,题壁留赠》
- 焉知英主心
- 犀角笋初匀
-
廿年春梦五更钟
出自 明代 张宁: 《题伍公炬桂林别意册后》
-
横经彤署星辰烂
出自 明代 屠应埈: 《送林佥宪汝雨兵备颍州》
- 不信春归无绾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