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杨凭的名句 > 行雨若迷归处路

行雨若迷归处路

出自唐代杨凭的《赠马炼师

“行雨若迷归处路”出自唐代杨凭的《赠马炼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yǔ ruò mí guī chǔ lù,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心嫌碧落更何从,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近南惟见祝融峰。

鉴赏

《赠马炼师》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杨凭。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心嫌碧落更何从,
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
近南惟见祝融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心嫌碧落更何从”,诗人通过“心”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他在碧落之中,心中却有种无从选择的困惑和不满。这里的“碧落”可以指蓝天或广阔的天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世界或人生之意。

接着,“月帔花冠冰雪容”。这一句中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将月亮比喻为带着花冠的冰雪美人,形容月亮的美丽和高洁。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

第三句“行雨若迷归处路”,表达了诗人在行雨中迷失了归途的感觉。行雨可以理解为行走中的雨水,诗人在雨中行走时,迷失了回家的路。这里的雨也可以象征世间的纷扰和迷惘,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无助和困顿。

最后一句“近南惟见祝融峰”,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祝融峰是位于南方的一座山峰,诗人通过描述近南方才能看见这座山峰,暗示自己身处于南方地区。祝融峰是火神祝融的象征,也是火的化身,它的出现给人以热烈和炽热的印象。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迷茫和困顿之中,通过眺望祝融峰,得到了一丝希望和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界美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困惑和迷茫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的结合,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使诗词具有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

杨凭简介

唐代·杨凭的简介

[唐](约公元七八八年前后在世)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生卒年均不祥,约唐德宗贞元四年在世。善诗文,与弟凝、凌并有重名。大历中,俱登第。时称“三杨”。累官湖南、江西观察使。在镇汰侈,性简傲,人多怨之。入拜京兆尹,为御史中丞李夷简所劾,贬临贺尉。官终太子詹事。

...〔 ► 杨凭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