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钱起的名句 > 山城日易夕

山城日易夕

出自唐代钱起的《县城秋夕

“山城日易夕”出自唐代钱起的《县城秋夕》,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chéng rì yì x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城日易夕,愁生先掩扉。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鸡飞。
效拙惭无补,云林叹再归。

鉴赏

县城秋夕

山城的白日渐渐转为夜晚,
忧愁之情先于黄昏降临。
工资微薄,无法畅饮美酒,
家境贫寒,忘记挂出寒衣。

露水沉重,闻香草花凋落,
明月寒冷,听蒲莎鸡飞翔。
我短暂的才能无济于事,
而遥望云中林,叹道再不归。

诗意:
《县城秋夕》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诗篇。诗人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县城的景象,以及自己所处的境遇和思考。

诗中的县城位于山城中,从白日渐渐消失到夜晚。诗人通过描绘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以自己的忧愁作为前奏,强调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诗中提及的工资微薄和家境贫寒,反映了诗人的经济困难。他因为收入有限,无法享受美酒,也无力解决贫穷的实际问题。然而,即使处境困难,诗人也开始忘记授衣,对外物的追求逐渐淡忘。

诗中的露水沉重、香草花凋落以及明月寒冷、蒲莎鸡飞翔的描写,增加了诗篇的景象感。这些景物的变化和寒冷,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形成了一种以物喻情的意象。

最后,诗人向云中林遥望,感叹道再不归。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返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虽然诗人才短,无法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改变,但他仍然渴望回到故乡,回到云林。

赏析:
《县城秋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县城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考。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境遇,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珍惜生命的思考。

诗中的景象变化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增加了诗篇的意象感。通过对工资微薄、家境贫寒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经济困难和对物质追求的放弃。最后,诗人向云林望去,表达了对归心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状况,通过对物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表现出深刻的诗意和感慨。读者可在阅读中体味到对生活和时光的思考,与诗人一同感叹生活中的苦涩和美好。

钱起简介

唐代·钱起的简介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 钱起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