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老病》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患重病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巫山,一个幽深的山区,并以“稽留楚客”来形容自己的身份,表达了对异乡的愁思之情。同时,他提到了自己病痛缠身的状态,用“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来描绘自己身体的衰散和岁月的流逝。
接下来,作者用“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来形容自然界的变幻和不可预测的力量,与自己的身世形成对比。最后,作者以“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作结,通过“飘蓬”来象征自己的流浪和辗转,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辞表达了作者的病情和心境,用意象描绘生活的无常与变化,展现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巫山、楚客、药残、花发等形象都富有意味,使整首诗更富于情感和艺术感,读来令人唏嘘。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即展现了人在历经磨难和困境时的孤独和苦难,以及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活的思考。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病巫山里,稽留楚客中。
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
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尧舜之抗行兮
- 东有甫草
-
望景长吟对白云
出自 唐代 胡杲: 《七老会诗(杲年八十九)》
-
几多黄叶落蛛丝
出自 唐代 卢纶: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
春风匹马赴瓜期
出自 宋代 胡仲弓: 《次郭吉甫梅仙之官广右》
-
予夺平生足矣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 病来触目动归心
-
儿子亦碌碌
出自 宋代 陆游: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
默识幻中真
出自 宋代 范成大: 《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
- 聘以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