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崔国辅的名句 > 每日落潮痕

每日落潮痕

出自唐代崔国辅的《漂母岸

“每日落潮痕”出自唐代崔国辅的《漂母岸》,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rì luò cháo h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鉴赏

《漂母岸》是唐代崔国辅的作品,诗意表达了孤独、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诗中通过描绘泗水入淮处的南边古岸以及古时有漂母在此饭王孙的情景,展现了一个遥远的过去。最初漂母寄食情形艰辛,并未得到王孙的关注。然而后来,漂母成为楚王来到这里时黄金的赏赐,这种感恩的行径使得漂母的事迹在这里流传千载。诗人以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的景象来表现漂母孤独的处境。但是,遥望却发现无法到达,烟树昏暗模糊,暗示着孤墩的寂寥与无助。几年过去,墩上的颜色已经崩冢化作了泥土,每天的落潮痕迹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古地已经多处坍塌,不胜唏嘘。诗人向夕时,泪水浸湿了衣裳,只能在芦洲村过夜。

整首诗虽然没有夸张的辞藻或华丽的修辞手法,却通过简洁的语言将漂母的命运和心情鲜明地表达出来。诗人以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相融合,表现出漂母遭遇的苦难与孤独,同时也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命运相对照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情感的表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漂母的故事相交织,呈现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和唐代社会的冷峻现实。

崔国辅简介

唐代·崔国辅的简介

崔国辅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 崔国辅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