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域三时殿
出自唐代:武三思的《秋日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鉴赏
中文译文:
在天中寺中寻找复礼上人的秋天日子。
诗意:
诗人描述了他在天中寺寻找复礼上人的情景。他描绘了寺庙的景色和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诗人表达了对于修行和开悟的追求,以及对于真理和虚幻之间关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对寺庙景象的描绘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开悟的追求,以及他对于真理和虚幻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氛围,以及其中隐含的意义,来表达自己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中提到了一些佛教的象征和修行的方式,如传灯和喻筏。诗人通过这些象征和方式,寓意着通过正信修行,可以追求真理和解脱。诗中也提到了修行的阶段和境界,从初地到弥天。
诗人还表达了对于诱惑和纷扰的忍耐和摆脱的愿望,以及对于静心和平静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追随方便力,最终脱离尘世的束缚。
整首诗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开悟的追求,以及对于真理和虚幻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于人生和精神境界的思考。
武三思简介
唐代·武三思的简介
武三思(649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官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大封武氏宗族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神龙三年(707年),谋废太子李重俊,却在重俊之变时被李重俊所杀,唐中宗李显追赠他为太尉,谥曰宣,唐睿宗李旦废其谥号并开棺戮尸,毁其墓。
...〔 ► 武三思的诗(1篇)〕